试飞、检修、完善编程……位于湖南衡阳的湖南库里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室里,“95后”小伙谭佳龙正和其团队紧张研发升级第二代医用物流无人机。
他们研发的第一代医用物流无人机,已在同城的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功飞行300余次,尚未出过故障。此前,该院的病理标本、血液等医疗样本需人工配送至病理科楼送检,至少耗时20分钟以上,医用物流无人机运送仅需将医疗样本送至楼顶停机坪,装仓、设置路线后便可自动起飞,数十秒后抵达目标科室顶楼停机坪,全程仅需70秒左右。
“一代机于2019年9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功首飞,该院是中国率先使用无人机物流传输系统的医院。二代机预计今年9月面世,升级了降落伞、安全气囊、定位装置、续航等部分。”谭佳龙表示。
将20分钟以上缩短至2分钟内,这能为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这一鲜被人关注的应用场景,竟是谭佳龙带领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人研发完成的。
今年25岁的谭佳龙上大学时就迷上了无人机。随着近年来无人机越来越普遍化,他于2018年1月辞去医疗行业的工作,成立了一家以无人机应用为主的公司——库里斯科技。
“以前工作时,不少医务工作者常跟我聊起病理标本等运送难题:一般医院病理科与其他科室不在一栋楼,肿瘤患者或特殊病例患者的病理切片需第一时间送到病理科检验,但传统人工配送耗时耗力,能否有更好的办法?”谭佳龙说。
受此启发,谭佳龙开始走上医用物流无人机研发之路。他和同事调研发现,中国的大多医院都存在着上述难题。
“当时无人机物流配送刚起步,自动飞行条件下降落误差达10米左右,无法做到完全自动化及精准配送。医用配送要求更高,病理标本、病患血液等一旦损坏将无法挽回。”谭佳龙说,如果能打破无人机点对点精准配送壁垒,不仅能得到一笔丰厚的订单款,还能打开新市场。
2018年9月,谭佳龙团队开始相关领域的研究。数月后,他们与南华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医用物流无人机。由于资金缺口大,他们通过售卖消费类无人机、承接航拍业务等支撑研发费用。
“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飞行测试,我们坠毁了近30架无人机。最终我们将降落误差严格控制在了10厘米以内。”凭借医用物流无人机的成功,谭佳龙团队已取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未来我们将对定点配送医用物流无人机进行区域组网升级,逐步研发建设市级、省级甚至全国层面的指挥中心平台,使相关区域内的医院实现血液、病理标本等医用资源‘速递’。”谭佳龙表示,相关技术进一步成熟后,其团队还将研发专业消防无人机等产品。
中新社衡阳7月18日电 题:“95后”携团队研发医用物流无人机:病理标本等“速递”
作者 王昊昊 徐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