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上海推出了“随申码·健康”服务,“随申码”可以进行大数据计算、实现全人群全覆盖和多渠道使用。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1日透露,即日起,“随申办”将支持境外人士注册“获码”。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只要实名认证,就能通过相关程序和APP,顺利获取“随申码”。
据悉,“随申码·健康”服务上线以来,目前总访问量超4716万次;访问量逐日在增加。“随申码”服务街道社区,快速识别重点地区回沪人员,有效支撑社区第一时间落实重点地区回沪人员居家隔离等各项措施。园区、商户可通过运用“随申码”助力入驻企业复工以及往来客户的疫情防控,提高防控管理效率和精度。
上海将持续提升“随申码·健康”服务体验,拓展服务渠道,为在沪的境外人士提供生活、工作、出行便利。朱宗尧透露,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已明确规定,“随申码”将作为进入居住小区、园区、工厂厂区、商务楼宇以及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机构、电信银行服务网点等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通行凭证。
此外,上海还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健康码互认机制为三省一市乃至更多省市务工人员返岗、企业复工复产、群众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逾6周,“不接触”“不见面”成为此间民众生活、工作的新习惯。朱宗尧指出,上海鼓励各区、各部门创新审批方式,探索“远程办”“应急办”“承诺办”“延后办”“快递办”等形式,开展“不见面办理”“零接触服务”。“一网”通办,提升了“不见面办理”比例。
朱宗尧告诉记者,2月10日复工以来,“一网通办”平台办件总量达到89.78万件,“不见面办理”比例达到53.28%。这意味着,民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其中超过一半是没有见面就办完了。
上海的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通过远程身份核验代替现场确认身份,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函件评审代替现场评审;上海市药品监管局通过建立应急审批小组,简化申请资料,实施审批“四同步”,即在企业提交资料的同时,同步推进检验检测、技术审评、体系核查和生产许可工作,批准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防护服、碘伏棉签和酒精棉签生产企业5家,均在4天内完成审批发证。
在“不接触”“不见面”新时尚的“培养”中,通信技术的应用功不可没。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王天广表示,上海开展电信大数据汇总,对大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积极服务疫情发展趋势研判,助力疫情防控。他介绍,上海充分发挥5G技术优势,协调相关企业,相继推出了5G+热成像红外测温仪、打造了远程医疗云平台、推出了适合单兵作战的5G移动监护箱、设计了5G防疫智能机器人、打造了基于5G的移动医院。
据透露,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附近已建成并开通了7个5G基站。中新网上海3月1日电 (记者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