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业界 电商 移动 数码
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发布人工智能气象服务系统“风和”
2025-10-29 10:53:58  |  中国新闻网  |  邵萌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再获新突破。10月28日,中国气象局在京发布人工智能气象服务系统“风和”(以下简称“风和”)。据介绍,该系统将推动重构气象服务业务模式,实现气象服务智能化转型升级。


图为“风和”模型使用页面

“智能”体现在何处?打开“风和”小程序或网页版,输入与天气、气象服务相关的问题,即可自动获取答案。从科普问答、天气查询、风险预警建议,到与天气密切关联的交通、旅游、健康、物流、能源等多个场景,“风和”均可提供基于智能分析的个性化建议。

例如,在自驾游场景中,“风和”可化身旅游顾问,为从上海自驾前往白洋淀的家庭,自动推送“雷暴时段避开高速积水路段+备选室内景点”的组合建议,并实现顺畅沟通。

“风和”拥有气象知识中心、模型广场、气象AI工具箱、智能体工厂、评估实验室等五大模块,并具备气象服务需求理解、气象服务内容生成、气象推理与决策、气象工具调用等四大核心能力。

在设计理念上,“风和”独创“1+1+N”技术框架。“1”个基座模型,深度融合通用模型与专业气象知识,通过5500亿tokens(1个token≈1.6个汉字)的气象领域增量预训练,实现对气象标准、灾害机理的准确理解;“1”个智能体开发平台,打通数据接口、工具链与场景化服务,让模型能实时调用人工智能临近预报系统“风雷”、人工智能全球中短期预报系统“风清”等气象数据;“N”个智能体服务场景,则针对公众、行业等服务场景,开发出具备专项推理能力的场景应用智能体。

“风和”出炉背后,是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从建立千亿级大规模气象服务语料库,到利用基于LoRA(一种用于微调大语言模型的低秩适应技术)的气象服务知识增训和场景微调技术,再到基于人类反馈机制强化学习(RLHF)的深度推理技术,面向气象服务场景的多智能体协同技术等等,“风和”得以提升需求理解能力、场景适应能力,可完成对复杂气象服务任务的自主规划与执行,保障运行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据介绍,“风和”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牵头研发。中国气象局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联合高校与科研院所,陆续推出“风清”“风雷”“风顺”及“风宇”等人工智能气象模型,推动我国气象业务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变。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 邵萌)

本文共1页
相关【人工智能气象服务系统】新闻
[下篇文章] 电力系统安全新样本:瑞数信息用“动态安全”筑起业务防线
[上篇文章] 助威LPL世界赛!TCL X11L北京首秀,定义“光色双绝”观赛标准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IT在线 ITOL.com.cn IT在线.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633-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