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走得较慢’,会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步伐,更会被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管理所‘绊倒’。”宁夏政协委员、宁夏广播电视台原记者蔺银生表示,数字化管理可以让社会行进得更快些,但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数字化的节奏。
当下,数字化已渗透到缴费支付、看病就医、出行购票等各个领域,但对不少老年人而言,突如其来的“数字时代”却让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在正在召开的宁夏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呼吁:莫让“银发一族”跌倒在“数字时代”。
“而如今,数字化存在着‘过度泛滥’的现象。”蔺银生举例,现在许多社区、街道都取消了水电费的实体缴纳点,导致不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只能拜托他人帮忙。
为此蔺银生建议,应增强数字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要对老年人群有特殊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在服务措施上倡导数字化和传统模式共存,服务单位要保留人工服务岗位和人工服务措施,不能用数字化“挡”住老年人生活。
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一部分老年人因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被“挡”在了互联网之外。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2亿,但截至2020年6月,中国60岁以上的网民数量仅有约0.97亿人,意味着有上亿老年人没能及时搭上“信息化快车”。
宁夏政协委员、宁夏固原市医药责任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马莉对此表示,在“数字时代”,应多“扶”老年人一把。
马莉坦言,因不会上网、不会用手机,缺乏话语权和学习能力的老年人已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为此她建议,政府应组织力量开办“手机课堂”,采取多种方式为老年人学用手机搭建平台。
“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不能仅仅依靠其子女,还需要各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马莉建议,民政部门应鼓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及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为老年人开展培训学习,根据老年人不断变化的实际生活需求开发相应的智能技术教育课程,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老年人学会上网、学会使用手机后,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与子女沟通时也更有话题,能避免其在家庭中被‘边缘化’。”马莉说,帮助老年人跨域“数字鸿沟”,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中新网银川1月29日电 (记者 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