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业界 电商 移动 数码
国内首个带电运行人工智能电力管廊改建项目在西咸新区落地
2019-11-09 20:42:30  |  中国新闻网  |  阿琳娜 高铖

记者8日从国网西咸新区供电公司获悉,西咸沣西仁义变送出电缆沟改造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该工程全长1.17公里,是国内首个带电运行的人工智能电力管廊改造工程。自4月开工至今,施工过程中从未停电施工,未发生因施工影响民众用电。

地下综合管廊改造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电力管廊、网络管廊、热力等多项基础设施。如何保证在不断电断水的情况下开展施工工作,有效解决长期围挡、马路拉链、科学维护等,是长期困扰国内地下综合管廊改造的技术难题。

国内首个带电运行人工智能电力管廊改建项目在西咸新区落地。 高铖 摄

“该工程系通过人工智能等硬科技技术对现有沟道的拆除新建。”西咸新区供电公司施工人员介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不断提升,原电缆沟道设计容量已得不到满足,通过改造提升,能很好解决区域发展和民众用电需求。

据了解,因此处电缆负荷量较大,亦是保障周围居民正常用电的重要线路。如何既保障拆建顺利进展,又不影响民众生活,同时还能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改造全周期的运维效率,成了首要考虑因素。

中科创星投资孵化企业瑞海科技提出技术方案,这套搭载人工智慧技术的地下综合管廊改造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在不断电的情况下科学施工,既节省了施工成本,又保障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尤其是在后期系统科学运维方面优势明显。

西咸新区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刘超表示,本次工程是西咸新区供电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管廊改造方面的首先尝试,同时也打造了样板工程,通过一个工期内的成熟应用和验证,未来有望在其他区域进行复制推广,进而为整个国家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案。中新网西安11月8日电 (阿琳娜 高铖)

本文共1页
相关【人工智能】新闻
[下篇文章] 如何在数字世界安然栖居?2019腾云峰会求解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之路
[上篇文章]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十六款违法移动应用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IT在线 ITOL.com.cn IT在线.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633-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