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L QM8K 达成 Rtings 高分评级,用以技术领先定义高端体验
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车在海外的热度是越来越高,尤其在上个月,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再创新高,不仅总销量达80,178 辆,同比涨幅也高达159.5%。充分证明了国内车企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以及市场布局上的持续发力。让中国新能源车凭借高性价比和可靠性能,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除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用产品力上征服了海外市场,更多的中国制造产品也开始登上国际舞台的中心,就好比国际电子评测机构Rtings最新的一次评测,其中中国品牌TCL的电视新品,在画质、控光等核心评测中甚至击败了索尼这一国际知名电视品牌,甚至获得了Rtings在社媒上的高度评价。
首先介绍一下Rtings的背景,Rtings自 2013 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标准化的实验室测试,每一项技术指标都用精确数据说话。更关键的是,它从不接受厂商赞助,评测结果完全独立客观,且测试项目非常贴近消费者日常会遇到的使用痛点,这也就让其在全球消费电子评测领域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众多消费者在选购电视等电子产品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此次TCL电视新品能够在这样严格且公正的评测中脱颖而出,足以证明其在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上的卓越表现。接下来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本次评测,首先这次评测的对象分别是索尼的9系、海信的U9N以及TCL的QM8K,这三款产品均是各品牌新推出的旗舰产品,也充分展示了Rtings评测的公正性。顺便提一嘴,可能有些朋友对QM8K这一型号有点陌生,先科普一下,QM8K其实就是在国内销售的Q10L系列,本文后续统一称为QM8K。回到评测上,从综合评分来看,TCL的QM8K荣获最高分,其8.5的综合评分不仅超越了海信U9N的8.3分,甚至超过了索尼9系的8.4分。从这一角度来看,TCL的QM8K无疑是今年当之无愧的电视机皇。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背景,QM8K能在Rtings的评测中获得高分其实早有预兆,毕竟QM8K是TCL在今年发布的行业首款第四代液晶电视,它在外观设计、屏幕素质以及控光精度上,相对于其他电视有着很大的优势。刚好Rtings的本次测试,就是针对这些最影响实际体验的几个维度进行的全方位评测。
我们先来看看外观评测,从测试的对比图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出QM8K的巨大优势,它的边框厚度仅有0.3cm,而索尼9系厚度为0.7cm,海信U9N为1.3cm。QM8K的极致窄边框,再加上其搭载的极景·无黑边技术,可以让它可以做到可视面积接近100%的无黑边效果,这就让QM8K在日常使用中,不仅可成为客厅中的颜值C位,更可以大大地加强用户观影时的沉浸感。
在最重要的“画质”这一块,TCL QM8K的优势同样非常明显,在黑色均匀性和光晕控制评测中,QM8K评分达到了接近满分的9.9分,远超索尼9系的8.1分和海信U9N的7.9分。通过实测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到QM8K画面中的黑色非常的纯净,发光物体的边缘更是没有出现一丁点光晕,也难怪其能拿下接近满分的超高分数。这种优秀的控光能力,其实是来自于TCL独家的万象分区控光技术,这项技术通过技术链上的多重突破,实现了“一区顶多区”的精准控光效果,能让画面中的明暗细节得到更细腻的呈现,避免了传统电视常见的漏光、泛白等问题。
在屏幕的对比度评测中,TCL QM8K也以9.3的高分完胜两位对手。这种压倒性的优势,离不来QM8K搭载的WHVA屏,这块在国内被称为“蝶翼华曜屏”的屏幕,不仅拥有7000:1的超高原生对比度,其表面还覆盖了一层的0.5%LR低反膜,这就让QM8K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也不会受到环境反光的干扰,屏幕依然能呈现出清晰通透的画面效果,再加上其拥有的超广色视角,即便是多人围坐观看QM8K时,每个人都能看到最佳的画面,不会出现色彩偏移或亮度衰减的问题。这对于家庭聚会、朋友观影等多人场景来说,无疑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的观看体验。
在亮度评测中,QM8K更是三个机型中唯一上9分的选手,同时更是远超另两位选手的分数,这种卓越的亮度表现,不仅得益于其先进的面板技术,更离不开其搭载的绚彩XDR峰值亮度技术,与普通的瞬时峰值亮度相比,绚彩XDR峰值亮度可以维持更久的峰值亮度,这就让它在播放4K HDR视频的时候,可以保持长时间的高亮度画面,不会因为亮度骤降而影响观影的沉浸感。
看完QM8K在以上Rtings的各项评测中优异的表现,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认识到,以上种种优势的背后,都离不开TCL在显示技术领域多年的深耕与积累。无论是万象分区控光技术还是蝶翼华曜屏,再到绚彩XDR峰值亮度技术,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源自于TCL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也正是这种追求,让TCL得以在国际市场上与索尼等老牌巨头同台竞技,甚至再进一步脱颖而出。这不仅是TCL品牌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智造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崛起的一个生动缩影,预示着中国品牌在高端显示市场的竞争力将持续增强,未来有望在更多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产品体验,同时中国制造业也会在这种追求下,不断地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