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变身“云端”网络主播 高雅艺术也能快速“圈粉”

2020-03-25 19:45:08 | IT在线 | ITOL.com.cn

在民乐领域,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家蔡阳是较早试水网络传播的艺术家,被媒体称为“中国专业民乐网络直播第一人”。大概三年前,蔡阳第一次用手机直播自己的二胡演奏,直播间里一下子涌进了24万人观看,习惯在大剧院表演的她被震撼住了。她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都在线下剧场演出,一年演100场,每场按1000人计算,一年的观众量无论如何也达不到24万。

更为重要的是,在云端平台上,戏曲、芭蕾、民乐等高雅艺术,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培育了各自的艺术土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以中青年为主,截至2018年底,10岁到39岁的群体占网民总数的67.8%。因此,高雅艺术“触网上云”遇上年轻人成为必然。

要传播推广高雅艺术必须“触网上云”已成为艺术家们的共识。可在云端遇上年轻人是一回事,怎么俘获他们的心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如何用网络化的方式和年轻人进行沟通需要不断探索。

近两个多月来,很多艺术机构都在进行云传播,大多数的做法是将线下剧场的演出、课程直接搬到网上,虽然吸引了不少粉丝,但粉丝的规模并未呈爆炸式增长。专家指出,照搬线下的做法,只得网络传播之形,未得网络传播之神。网络传播的一大特点是互动性,没有互动就没有共识,没有共识就难产生共鸣。

最近的云上艺术课,基本都是“我说你听”。蔡阳之前的“玩法”完全不同于此。在一次网络直播中,有网友发弹幕问:“你会用二胡拉《凉凉》吗?”那是当时在年轻人中非常火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主题曲。蔡阳当时真不会,但她下来后马上找谱子学习。不久,二胡版《凉凉》推出并迅速走红。“原来二胡还能这样玩”“还能点首其他的曲子吗”,粉丝们的评论迅速占领了直播间。那次的经历让蔡阳明白,高雅艺术要想吸引年轻人,不仅要上网,还要创造出适应网络受众的表达方式。

如何“不掉粉”是个难题

以云上艺术课为代表的新的传播方式,凭借有别于传统舞台的呈现形式,带来了新鲜感,让很多人对高雅艺术“路转粉”。可在这个碎片化时代,网络受众的口味变化无常,如果不能持续创造新鲜感来吸引他们,最初的新鲜感一消失,粉丝很可能因为审美疲劳“粉转路”“路转黑”。比如,目前在直播行业,主播们基本都是“自生自灭”,无论多红的主播,走红周期基本3到5年,鲜有人能打破这个怪圈。

于是,一个两难的局面摆在了艺术家眼前。无论是戏曲、歌剧,还是交响乐、芭蕾舞,都有各自严谨的艺术规范,这套规范保证了它们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魅力。而如果想在网络世界吸引并保持粉丝,又不得不迎合他们的口味。保持自身艺术特色与迎合粉丝的审美之间其实存在着矛盾,如何拿捏分寸,十分考验艺术家的智慧。在处理二者关系上,目前很少有人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家们完全无计可施、无事可做。“艺术媒介的变迁一定会让艺术表现呈现出多种可能。”网红主播“红格格”说:“我们完全可以从创新艺术呈现形式以及学习如何跟网络受众沟通开始做起。”蔡阳第一次个人开直播拉二胡时,紧张到不敢看手机屏幕,一看就忘曲目,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接粉丝夸奖她的话。“这个时候,如果像在舞台上那样说‘谢谢观众朋友们的欣赏’,会让人有种违和感,而一句‘谢谢老铁们的点亮和关注’则会立刻拉进自己跟粉丝的距离。”“红格格”这样跟传统行业的艺术家普及“触网”的“入门知识”。

云时代的传播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业内专家指出,要想做好云端上的艺术传播,艺术家们不仅要会使用相关的设备工具,还要用云时代的思维方式思考、用云时代的话语方式表述。

(本报记者 韩业庭)

相关:网络主播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韩业庭 编辑:IT在线
IT在线网友评论
更多新闻
关于IT在线 | 服务条款 | 网络推广 | 本网招聘 | 联系我们
IT在线 WWW.ITOL.COM.CN
IT在线.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IT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1638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