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沙龙登陆2019上海科技节 科学家支招“地球流浪计划”

2019-05-20 14:01:40 | IT在线 | ITOL.com.cn

以“探讨宇宙中人类的第二家”为主题的墨子沙龙19日登陆2019上海科技节,三位科学家同台支招。

上海科技节 供图

今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不仅受到科幻粉丝的喜爱,甚至吸引科学家们饶有兴趣地参与讨论。

为什么地球要流浪?在当天的墨子沙龙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慧眼”天文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解释,现在地球处于太阳的宜居区里,但50亿年后,太阳就变成很大的红巨星,这时候太阳就会吞并地球,不离开地球生命就没有活路,人类要么离开地球,要么带着地球去流浪。

他还给地球的流浪计划支招。比如,地球也在流浪的时候,如何导航?张双南说,可以用宇宙的自然灯塔脉冲星导航。他解释,宇宙当中到处都有脉冲星,在飞行器上放一个脉冲星探测器,然后测量脉冲到达探测器的时间,就可以了解相对位置,“利用脉冲星给流浪地球导航,可以浪遍宇宙不迷路”。

要跟着地球浪迹宇宙,还需要几十亿年,但眼下,人类已经开始“另一种小流浪”——那就是载人航天。第二位上场的科学家是“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刘红带来的《太空生存》从科学的角度,为观众们科普如何为探索太空提供生存保障。宇宙中环境恶劣,有极端高温和低温、真空环境以及宇宙射线的威胁,生命在宇宙中渺小而脆弱。如此说来,在有限的空间中,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刘红教授介绍了他们的科研项目“月宫一号”,在160平方米,500立方米的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中,包含了乘员卧室、洗漱间、饮食交流间、废物处理间和植物仓,真正实现了365天,足不出户、自给自足。刘红教授表示,月宫一号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未来太空移民,还可以保障地球极端环境地球驻留人员的生活。

从月球到火星,中国宇宙探索的脚步不断迈向深邃太空。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火星是太阳系中最可能供人类移居的星球。因此,在征服月球之后,人类的视野又转向了更远的火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副总师舒嵘现场介绍了国际火星探测计划和成果,以及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

据悉,墨子沙龙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倡导主办的公益性大型科普论坛,沙龙邀约前沿科学领域的中国国内优秀科学家,力图打造以上海为中心,影响力覆盖全国的高端前沿科普论坛。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 (郑莹莹)

相关:上海科技节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郑莹莹 编辑:IT在线
IT在线网友评论
更多新闻
关于IT在线 | 服务条款 | 网络推广 | 本网招聘 | 联系我们
IT在线 WWW.ITOL.COM.CN
IT在线.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IT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1638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150号